8月15日上午,时值首个“全国生态日”,大足石刻研究院、重庆市渝北区法院、大足区法院、大足区检察院、四川省安岳县法院、安岳县检察院在大足区共同签署《大足石刻文化遗产生态司法保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携手建立大足石刻文化与环境司法保护战略合作机制,并举行“资大文旅巡回法庭”揭牌仪式。
全国人大代表刘平,市人大代表张志辽、朱炳清、黎方银、龚爱华、陈勇、李文菊、董小娟、韩永琴,市政协委员张军受邀见证。
(图源网络)
大足石刻于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系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
作为集中管辖包括大足区在内10个区环境资源案件的基层法院,渝北法院着眼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结合办理的涉大足石刻景区环资公益诉讼案件,持续延伸司法职能,探索大足石刻文化遗产保护新路径,切实推进大足石刻景区生态多样性保护,经川渝六部门多次协商达成《框架协议》。
《框架协议》秉承坚持保护第一、坚持系统保护、坚持合作共商、坚持资源共享的原则,围绕“文物保护的样板、传承利用的示范、文旅融合的标杆”目标,把生态司法工作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有机结合,通过加强川渝协作,充分发挥司法保护职能作用,共同筑起司法守护世界文化遗产的生态安全屏障。
一、挂牌“资大文旅巡回法庭”。法庭负责处理相关法律咨询、法治宣讲、多元解纷等工作,并畅通环资纠纷的受理举报、移交处理、开展听证、巡回审判,定期开展“普法+科普+文旅”相结合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宣传活动。
二、建立交流联络机制。定期召开文化与环境保护专题工作会议或联席会议,通报相关工作开展情况,介绍创新举措、先进经验等,努力就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形成具有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不断提高合作质量水平。
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信息共享群,就大足石刻文化与环境保护的政策要求、修复案例、大型会议、重要活动等予以信息共享。大足石刻研究院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或推荐相关专业人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建立案件诉前介入机制。坚持协同司法、创新司法、能动司法理念,对涉大足石刻文化与环境保护相关案件,形成早发现、早打击、早预防、早保护的全方位、立体化保护格局。
五、共同挖掘弘扬大足石刻文化。推进跨区域协同发展,推动平台共建、资源共享、特色共创。深度挖掘大足石刻精神文化,发挥传统法治文化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教育、引导作用,在基层司法实践中传承和弘扬大足石刻“慈”“善”“孝”“义”“廉”精神文化品质。
代表委员们表示,选择首个全国生态日签订司法保护战略合作协议,有着更深的意义,充分体现了川渝六部门对文化生态保护的信心和决心。川渝跨区域司法协作,也展现了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法院担当,希望法院能够进一步延伸司法触角,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生态保护司法举措,将司法保护生态的脚步走得更远、更实。
当天,在“资大文旅巡回法庭”揭牌仪式上,相关领导共同为巡回法庭揭牌,并实地调研了资大文旅巡回法庭、重庆市检察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场所。
接下来,渝北法院将持续拓展和深化环境资源审判职能,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历史文化遗产的行政主管部门、科研院所、政法机关的协调联动,进一步加大对集中管辖区域内的如合川钓鱼城、潼南大佛寺以及各种红色资源等历史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力度,切实用法治守护历史文化遗产地的绿色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