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在一片急促的雨滴声中醒来。
重庆的夏天本就是多雨的季节,仿佛像是约定的一样。调皮的雨滴在淡蓝色的玻璃上肆意地奔跑,嬉笑着、玩耍着,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那么高兴,也许是在天空中憋得太久了。
夏季的雨天犹如孩子的脸,表情多变,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雨水似珠帘一般,看着它们,不知为什么,我想起了童年岁月中家乡的雨。
小时候我的整个童年都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姥姥的家在东北的一个小镇,远在千里,即使说出它的名字,也很少有人听说过,即使相别多年,却依然是记忆中最最令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家乡的雨不同于重庆的雨。每到夏季,家乡的雨也是很多的,但是却不是像这样的温柔、婉约,而是带着一种霸道与泼辣。人们都说每个地方是有着不同特色的,我想这雨也是一样的。重庆的雨就像南方的女子一样温婉含蓄,而家乡的雨就像东北的汉子一样粗犷豪放。
伴随着豆大雨滴拍打的节奏,泥泞的小路上涌出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水坑,像蓝色童话中水精灵的眼睛。路边的小花也随着风的吟唱而轻轻地摆动腰肢,在雨中尽情地舞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迎接着雨水的洗礼,像那虔诚的圣教徒一般,顶礼膜拜。有些顽皮的雨滴不甘寂寞,它们跑到树叶上去玩耍,翻滚着身体,将树叶当作了游乐场中的月亮船,前后摇摆着,一不小心,跌落在树的枝干上,发出清脆欢快的笑声。而有的雨滴却志向远大,风中,它们悄悄地停留在树叶上,稍作休息,又在无人注视中悄悄地辞行,奔向远方。
夏季的雨水总是会给小镇里的人们带来莫大的惊喜,被埋藏在土地里的小小种子都在等待着雨水的到来,因为这是它们破土而出的先决条件,也是它们人生旅程中的第一道程序。雨水滋润着大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灵,侧耳倾听,仿佛能够听得到雨中窃窃私语的嬉笑声,我想这是它们在向雨水表示感谢。
雨天的到来也使人们暂时放慢了忙碌的身影,确实如此,在这样的雨天里,人们也只能毫无办法地待在屋子里。这个时候,亲戚邻里之间就会聚集在一起,唠唠家常,侃侃大山,说一说家长里短。我还记得每当雨天的时候,隔壁的二大爷总是喜欢来到姥姥家里,和姥姥坐在门口的木椅上闲聊。从某种家族关系上来说,二大爷还是我们家的远亲。在我的印象里,二大爷特别喜欢穿着一件深蓝色的衣服,听姥姥说那是他当年相亲时特意做的,但是当年却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而没有结成。特殊的原因导致二大爷的精神有些不太好,有的时候会神经兮兮的,嘟囔一些旁人无法听得懂的话。不过在我的印象之中,二大爷对我确是很好的。他总是喜欢讲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而年少无知的我总是被二大爷那些不知道是否有可靠根据的事情所深深吸引,每次都是迫不及待地坐在二大爷的身边催着他讲这些奇妙有趣的故事。按照现在社会上的说法,那个时候的我绝对是二大爷的超级粉丝。我一直认为那个时候的二大爷是极其骄傲的,因为我幼年时的好奇举动满足了他内心深处自卑的心理。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喜欢在雨天里睡觉,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一个人的专利,但是却让我爱不释手。以至于后来二大爷总是说我有毛病,我想二大爷的话里多少是掺杂着一些失望的元素,因为我的注意力不再是他的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而是一个极其平常的事情——睡觉。一个人躺在床上,关上房门,四周静悄悄的,只听见雨滴打在屋檐和玻璃上时发出滴答滴答的旋律,自己像一艘小船在梦的天空飘荡。每当这个时候,姥姥就会说我像冬眠的动物一样进入了自己的休眠期。曼妙而潮湿的时间幻化成空气海洋中美丽的比目鱼,摇摆着身体游过绿色盎然的生命旷野。雨累了,便驻足脚步,躲在善良的云中睡觉。顺便画出一道美丽绚烂的彩虹,转移大家的视线。
雨后,我喜欢坐在窗边,望向远处的山,雾气缭绕,是那样的宁静与神秘,让人无法挪开注视的目光,却仿佛又让人猜不透它神秘的地方在哪里。山上的树木、铁塔、寺庙都隐藏在这雨后氤氲的雾气中,若隐若现,就像是一位蒙着面纱的妙龄少女,既透着神秘又惹人遐想。这种感觉给我带来的惊喜甚至超越了二大爷那些神奇的故事。
雨停之后,姥姥的身影会准时出现在她那用栅栏围成的小菜园里。在雨水的滋润下,干涸的土地已经变成湿润松软的温床,姥姥弯着那早已不再挺直的腰背忙碌在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这个时候,我便也会跟在姥姥的身后,模仿着姥姥的动作将一粒粒饱满可爱的菜种撒在刨好的土坑里,再为它们盖上一层薄薄的土被,等待着它们破土而出的那一刻。
雨天的惊喜收获不仅仅在于此,每到雨停过后,小镇里的孩子们就会集结在一起,去山上的树林里采蘑菇。丰沛的雨水给了那些可爱的小蘑菇最好的营养,一阵大雨过后,在树林里青青的草地上会冒出成片成片的小脑袋,一个个是那么的鲜嫩,那么的讨喜。红草蘑、白草蘑、木耳蘑、鸡腿菇……大家欣喜地采摘着,到了晚上,饭桌上就会出现一道鲜美的野味。在我幼年的记忆当中,能够吃上一顿鲜嫩的蘑菇酱便是夏季之中最好的一次牙祭。
雨季,正是桑葚成熟的季节。于是,我便经常偷偷溜出去,和几个要好的小伙伴跑到山上玩耍,最主要的目标当然是那美味的桑葚。远远看着,桑葚树上挂着满树满树的果实,一粒一粒地倒挂在树枝上,黑灿灿的,宛若童孩般的眼睛,像黑珍珠一样坠着,看得我们眼花缭乱,口水早已经不自觉地流了满地。在美味的诱惑下,我们早已抛掉了少年的羞涩,一窝蜂似地冲到了树下,迫不及待地开始品尝属于我们的胜利果实。这个时候,我们完全都没有了形象,都急迫地将大把大把的桑葚填到自己的嘴里,紫黑色的果汁顺着指缝流着,嘴巴周围也已经被染成了紫黑色。对于这些,我们没有感觉到自己很脏,反而却为此感到自豪,因为嘴巴越黑,表明自己吃得越多,我想那个时候的我们真的是很孩子气,只有那么一点出息。愿望很小,却觉得幸福很大。
雨天不仅会给我们带来惊喜,也会给我们增添一些烦恼。那个时候,村庄里的小路都是土路,下雨过后,满是泥泞。从家里走去学校,自己脚上的鞋已经是面目全非,惨不忍睹。到了学校之后,我们一群小伙伴们会聚在一起,看看谁的鞋是最干净的,谁就是第一。这样的攀比没有留下任何邪恶的痕迹,反而为我们童年的时光增添了一笔天真的色彩。一直以来,我都很不理解为什么雨后的泥土那么喜欢我的鞋,死死地黏在鞋的四周,想甩都甩不掉,极其地让我无语,可想而知,每一次的攀比我的鞋便是最狼狈不堪的。
记得上小学时,我们学校的操场还没有塑胶跑道,还是原始的土操场。每逢雨后,坑坑洼洼的操场便会被大小不一的水洼所代替,而对于我们这些尚未褪去顽皮气息的孩子们,这些大大小小的水洼便充满了诱惑力,吸引我们光着脚丫驰骋于这片小小的水世界之中。我们常常玩的不亦悦乎,甚至有的时候会自动忽略掉清脆的上课铃声,继续玩耍,直至一脸无奈而又严肃的老师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
童年时代家乡的雨季给我留下了很多难以忘却的记忆,有时甜蜜,有时愤然,仿佛被风吹过的雨滴,串成一条条银色的珠链,萦绕在我的脑海。它们像极了自己年少时用叶子做成的书签,或青翠嫩绿,或橙黄绯红,美得让人无法忘怀。
小学过后,我就回到城里去上学,离开了姥姥的家,离开了满载着我童年记忆的小镇,等到大学毕业,只身一人在重庆工作生活,与童年记忆中的雨季失之交臂了许多次,而那些童年时代关于家乡雨季的记忆却像储存的美酒一样,时间越久,味道越是醇香。
望着窗外的雨景,听着那细细的雨声,我在心底喃喃地问了一句:家乡的雨,你还好吗?